全国ETC联网管理委员会成立 办公室设在部路网中心
 时间:2014-07-17 | 浏览: | 来源:
7月15日,全国ETC联网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并表决通过了全国ETC联网管理委员会章程,选举成立了管委会第一届委员会。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李彦武当选为全国ETC联网管委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主任李作敏、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杨国华、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戴晓坚当选为副主任委员,部路网中心副主任李爱民当选为秘书长。管委会办公室设在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 
    据李彦武介绍,管委会主要负责协调全国高速公路ETC联网运营管理工作,制定、修订全国收费公路ETC联网运营与服务规范实施细则,审定全国高速公路ETC联网通行费清分结算和技术服务协议,指导、协调联网收费清分结算运营管理等工作,保障全国联网收费系统的平稳、安全运行,维护联网区域内相关单位与客户的合法权益。 
    相关链接: 
    今年3月,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决定组织开展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联网工作,力争到2015年年底基本实现全国ETC联网,主线收费站ETC覆盖率达到100%,全国ETC用户数量达到2000万。 
    成立全国联网管委会 
    交通运输部将成立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协调全国ETC联网运营管理工作。依托京津冀区域ETC清分结算系统建设全国ETC清分结算中心系统;依托中国邮政集团建设全国ETC清分结算数据容灾备份系统;开展省级收费结算系统联网改造;在不影响各省(区、市)原有联网收费主体结算账户的基础上,依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设立统一的跨省结算账户。制定《公路电子收费联网运营与服务规范》,建设全国统一的ETC门户网站,探索建立异地充值、网上充值等服务模式。 
    为保障全国ETC联网工作的推行,交通运输部成立由分管部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国ETC联网工作;各省(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 
    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 
    交通运输部将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立足路网建设和管理的长远发展,分期分批、有步骤地推进全国ETC联网工程实施。力争到2015年年底,基本实现全国ETC联网,建立全国ETC联网运营管理机制。客车ETC使用率不低于25%,非现金支付使用率达到20%。全国ETC用户数量达到2000万(含非现金支付卡用户)。建成较为完善的ETC基础设施网络,主线收费站ETC覆盖率达到100%,ETC专用车道数原则上不少于两入两出;匝道收费站ETC覆盖率不低于90%。建立统一规范的ETC客服体系,客服网点覆盖到县(区)级行政区。实现军车、武警车辆使用ETC全国联网运行。建立完善的全国ETC联网运行标准及检测体系。初步建立全国收费公路联网数据服务系统。 
    全国ETC联网工作将分为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为2014年6月底前,由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简称部路网中心)会同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成立管委会。由部路网中心牵头制定完成全国ETC联网技术实施方案。启动全国ETC联网结算中心系统建设。各省(区、市)制定完成本地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为2014年12月底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东、陕西ETC联网开通。全国ETC门户网站开通运行。 
    第三阶段为2015年9月底前,尚未实现ETC联网的其他省(区、市)联网开通。 
    第四阶段为2015年12月底前,制定全国ETC联网运营与服务评价体系,对全国ETC联网实施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制定下一阶段ETC发展规划。
    
Copyright © 2013 版权所有: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 :郑州市农业南路100号 网站支持:河南迅博
邮政编码: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