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原高速平顶山分公司分中心自主研发的自动栏杆机栏杆臂成功斩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一创新成果的落地,精准破解了传统栏杆臂在实际应用中的诸多痛点,为高速公路收费车道高效通行、低成本运维注入强劲技术动力。
在高速公路收费车道日常运营中,自动栏杆机作为管控通行秩序的关键设备,其栏杆臂的稳定性直接影响车道通行效率与运维成本。传统栏杆臂普遍采用铝合金等轻质材质,虽能满足基础启闭需求,但存在显著短板:在面对车辆误碰撞、恶意冲撞等情况时极易损坏,频繁更换推高了设备采购、人工维修等直接成本;同时,栏杆臂损坏后需临时关闭车道进行抢修,可能导致车辆拥堵,尤其在节假日车流高峰时段,严重影响群众出行体验。
针对这一行业痛点,平顶山分公司历经多轮材质筛选、结构设计与实地测试,最终形成突破性解决方案。在材质选择上,团队大胆采用碳纤维材质替代传统铝合金,这一材质升级带来多重效益:碳纤维的密度仅为铝合金的三分之一左右,有效减轻了栏杆臂自重,使栏杆机驱动系统的负荷降低约20%,减少了驱动电机的磨损,延长了栏杆机整体使用寿命;同时,碳纤维的抗拉强度是铝合金的数倍,即便遭遇车辆中度碰撞也不易变形损坏,设备故障率较传统栏杆臂下降超60%,从根源上减少了更换频次与维修成本。
在结构设计层面,研发团队进一步优化创新,采用模块化拼接结构,使栏杆臂长度可根据不同车道宽度灵活调整,解决了传统栏杆臂规格固定、适配性差的问题,大幅提升了设备的通用性,降低了不同车道定制化设备的采购成本。此外,强化后的结构强度配合精准的启闭控制,对非法闯卡、恶意冲道等行为形成有效拦截管控,为收费站点的财产安全与交通秩序提供了额外保障。
目前,平顶山分公司正加速推进专利技术的落地转化,该款自研碳纤维栏杆臂已在其所属全部收费站点完成批量换装。从实际应用数据来看,分公司年均运维成本降低约3万元,通行效率提升约15%以上,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的车道拥堵压力。